李雪芮:我不是神高處不勝寒 願承擔女單領軍責任
“你怎麽看待女單領軍人物這個問題?”從進入大衆視野的那一天起,李雪芮就無數次被問到這個問題。
2012年全英公開賽奪冠後,李雪芮給出的答案是:“我現在要做的是盡量去拼每一場比賽。”
倫敦奧運會驚豔問鼎後,李雪芮給出的答案是:“我們組裏大家的實力都差不多,我沒有特別突出。”
經曆了奧運會後的起起伏伏,如今的李雪芮給出的答案是:“每個人都有機會,但如果隊裏需要,我會承擔起我的責任。”
不同的時期,李雪芮給出了不同的答案。經曆了初出茅廬時的興奮,渡過了奧運奪冠後的迷茫,如今的她,更勇敢、更堅強、也更成熟。
奧運會後的甜蜜繼續
從2012年全英公開賽開始,李雪芮踏上了一段“甜蜜”之旅:以黑馬姿態問鼎百年全英,之後一路高歌猛進,出人意料地搶到了一張奧運會的入場券。本來被大家認爲是在奧運會上擔任“清道夫”角色的3號人物,最終卻一黑到底,站上奧運之巅。之後雖在中國大師賽上因傷過早出局,但是在2012年的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上,她保持了之前的強勢,再次把金牌收入囊中。
成績越來越好,外界的期望越來越高,可李雪芮並沒有做好准備。回憶起當時的情況,李雪芮說:“那段時間我甚至有一種還沒意識到自己是奧運冠軍的感覺。”越來越多的壓力,加上撲面而來的各種活動,讓李雪芮應接不暇,甚至有些喘不過氣來。
“我的特點是一定要系統訓練,才能保持不錯的狀態。”李雪芮這樣介紹自己,可奧運會後的各種事情讓她無法保證訓練時間,這也導致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。狀態的下滑,傷病的增多,李雪芮的表現開始低迷。2013年的英國伯明翰,在全英賽這個一年前她輝煌開篇的賽場,她止步第一輪。在那次全英賽中,中國女單無一人進入前4,創下18年以來的最差戰績。
李雪芮說,她是一個喜歡哭的人,有時訓練不滿意,自己也會掉幾滴眼淚:“我不認爲哭是懦弱的表現,這不過是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而已。”不過那次全英賽失利後,李雪芮並沒有哭,當時,她隱隱地感覺自己長大了。
作爲一個在八一隊的重慶人,李雪芮既有軍人的堅毅,又有南方人的細膩。奧運會後的起伏讓李雪芮更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位置。全英公開賽後,她一門心思紮進了訓練,競技狀態快速回升。2013年5月,她和隊友們一起踏上了開往吉隆坡的飛機,開始了她的第一次蘇迪曼杯之旅。
第一場比賽,中國隊派上了王儀涵。坐在場邊的李雪芮一邊爲隊友鼓勁呐喊,一邊在心裏迫切地想上場比賽。她在心裏告訴自己:“我有這個能力,如果讓我上場,我一定有可以幫助球隊得分。”她回憶說,這是她第一次有這麽強烈的上場欲望,或許這就是她正在成長的責任心。
那場比賽結束後,李雪芮主動找到教練要求上場,即便那段時間她的身體不是很舒服。教練答應了求戰欲望強烈的她,而李雪芮也用自己完美的表現回報了教練的信任。在隨後的比賽中,李雪芮保持全勝。尤其在四分之一決賽對陣印尼隊時,李雪芮在中國隊大比分1比2落後的不利情況下出場,2比0力克對手,吹響了中國隊反擊的號角。中國隊最終3比2逆轉險勝印尼隊,驚險過關,並最終實現了蘇杯五連冠的偉業。
站在冠軍領獎台上,李雪芮笑靥如花,慶祝自己的第一個蘇迪曼杯冠軍;走下領獎台,她難掩內心的興奮,蹦蹦跳跳地表達著奪冠的喜悅。
第一次參加全英公開賽,冠軍;第一次參加尤伯杯,冠軍;第一次參加超級系列賽總決賽,冠軍;第一次參加蘇迪曼杯,冠軍。短短一年的時間,李雪芮幾乎拿到了所有重要比賽的冠軍。欣喜之余,她把目標瞄准了2013年8月的羊城,那將是她第一次參加世界錦標賽。
世錦賽,一段難以忘懷的痛
從2013年開始,李雪芮發現自己身上的變化,她說:“我逐漸發現,我對輸球看得越來越重,尤其是年初的那段時間,自己打得不好,就會很急。我覺得現在自己到了這個位置,需要承擔的責任更大。”
有責任心是好事,可處理不好,則會給自己帶來壓力。在這一點上,李雪芮做得並不好,她曾經一度以爲自己可以獨自做好這件事,可事實證明,她還沒有做好准備。
時間來到2013年8月,世錦賽在廣州拉開帷幕。本屆世錦賽的舉行讓廣州成爲舉辦過所有羽毛球重大賽事的“大滿貫”城市,李雪芮也准備在這裏繼續征戰自己的大滿貫之路。
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,李雪芮在比賽中昂首前進,尤其是半決賽,她只用了半個小時,就以2比0橫掃韓國好手裴延姝,首局只讓對手得到可憐的5分,兩局比賽,裴延姝總共只拿到16分。火熱的狀態,讓所有人都看好李雪芮,包括她自己,她說:“半決賽打得特別好,我覺得很有信心,加上去年和拉差諾打過這幾次,自己都很有心得,所以自信心很足。”有信心是好事,但有信心也有不好的地方,那就是容易准備不足。
決賽開始,李雪芮迅速取得領先,曾一度以19比12領先。一切都按著預想中的順利發展,所有現場觀衆都已經做好慶祝李雪芮奪冠的准備,除了一個人,那就是李雪芮本人。
李雪芮說:“其實那場球一上場我就覺得不對,開始怎麽領先的,我根本不知道;之後怎麽被對手連續追分,我也完全沒概念!唯一的概念就是,被對手追上後,我的腦子一片空白。”第一局20比22被逆轉,第二局21比18艱難扳回後,李雪芮徹底陷入被動,21比14,拉差諾跪地掩面慶祝自己的第一個世錦賽冠軍,她的身後是一臉茫然的李雪芮機械地和裁判握手的畫面。中國女單在世錦賽上的8連冠就此終結。
賽後,教練並沒有責怪李雪芮,可她卻在心裏暗罵自己:“其實你可以做得更好。”她第一次感覺到了無助,奧運會、總決賽,她和隊友會師;蘇迪曼杯,每場比賽前,王儀涵和王適娴都會和她坐在一起,對接下來的對手進行分析,互相交換自己的比賽經驗,“有她們倆在,我的心裏會踏實很多。比如王儀涵,她有很多大賽經驗,尤其是團體賽,我可以從她身上學到很多東西。”可這次世錦賽,同伴們早早掉隊了,獨自面對壓力的李雪芮沒能頂住。
“還是不夠成熟。”李雪芮歎了口氣,“這就是我和林丹[微博]這樣的運動員的差距,而且差距很大。運動員經曆的大賽越多,遇到的狀況越多,在遇到的時候就有足夠的經驗去應對。其實,在以往的公開賽中,我也遇到過類似情況(一個人面對國外選手),但自己並沒有太重視,沒去總結相關經驗,這就是我不成熟的表現,不懂得從每一次比賽中吸取經驗。”
丟掉這個冠軍,李雪芮可以接受自己的個人榮譽少了一項,可她不能原諒自己沒能爲女單組爭光。痛失世錦賽金牌,李雪芮的心裏不是遺憾,而是愧疚:“並不是說你作爲頭號種子就不能輸,而是作爲女單組的一員,你沒有擔起自己的責任,感覺對不起大家。”
帶著世錦賽的遺憾,李雪芮離開了廣州,她必須馬上從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,因爲緊接著就有全運會等待著她,但是這樣的陰影,不是那麽容易擺脫的。
全運賽場的涅槃
世錦賽結束後,國家隊隊員都回到各自的地方隊備戰全運會。就當所有人緊鑼密鼓地投入集訓的時候,李雪芮卻向八一隊的教練請了假,自己回到了家鄉重慶。的確,遭遇了這麽大的挫折,承擔了這麽大的壓力,只有家才是最溫暖的港灣。回家的那幾天,李雪芮什麽也沒有幹,只是和家人一起,享受這難得的甯靜。
家的溫暖讓李雪芮的心平靜了很多,但回到八一隊的晉江集訓基地後,她才發現,世錦賽失利的記憶,不是那麽容易揮去的。
重新拿起球拍,再度站在羽毛球場上,李雪芮湧出一股從未有過的厭煩情緒,自己根本不想打球,根本無法投入到訓練中。集訓初期,和隊友打戰術對抗,李雪芮總是負多勝少。急脾氣的她無法接受自己這樣糟糕的表現,可心裏的煩躁又讓她難以靜下心來分析問題。雖然教練並沒有任何責怪她的意思,但她在心裏已經快把自己折磨崩潰了。可她又是一個要強的姑娘,心裏的郁悶沒對任何人說,只是自己硬扛。
李雪芮的狀態,八一隊教練陳偉華看在眼裏,急在心頭,他擔心愛徒這樣下去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會出問題。終于,陳偉華在一次李雪芮練輕技術的時候,過去問了一下她的情況。一旁,亦師亦友的師姐汪鑫擔心李雪芮,也過來安慰了她幾句。面對自己最親密的人,李雪芮積攢多時的郁悶情緒終于爆發出來,眼淚奪眶而出,一方面是對內心壓抑已久的情緒的發泄,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讓身邊的人擔心的自責。
哭完之後,李雪芮分別找到陳偉華和汪鑫,和他們聊了自己的想法。教練和師姐都向她表達了同一個意思:你現在不用急,既然不想打球,就不要打,練練力量,拉拉體能,不要強迫自己。簡單的談話,讓李雪芮心裏暖暖的,她意識到,這個集體是愛她的,在她最困難的時候,集體沒有苛求她,而是在保護她。此時她也在心中責怪自己:“怎麽那麽不爭氣,讓教練隊友擔心自己。”
重整旗鼓,李雪芮重新審視了自己。4年前,她只是一名年輕隊員,更多的是看著師姐們在全運賽場上拼搏。四年後的今天,她是八一隊的絕對核心,需要承擔球隊的重擔。在這支隊伍裏,汪鑫和蔣燕皎[微博]已經確定全運會後退役,已經退役的馮晨更是爲了全運會重新拿起球拍,和李雪芮一批的劉鑫[微博]也爲了全運會百分百地投入。李雪芮清楚,對于很多隊友來說,這是最後一屆全運會,也是她們最後一次沖擊冠軍的機會,自己有責任和她們一起沖擊最高榮譽,而不是在自己的挫折中唉聲歎氣。
全運會團體比賽,走出陰影的李雪芮氣勢如虹,團體賽全部出場,全部拿分,那個球場上霸氣十足的李雪芮又回來了。不過她卻把這一切歸功于團隊:“我很喜歡團體賽,大家共同拼搏,一起努力,每次上場,我都能感受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比賽,同伴們和我在一起。”更重要的是,李雪芮更清楚地感受到:“打團體賽,上了就要贏,這就是責任。”
女團決賽,李雪芮在二單的位置戰勝了王適娴,爲八一隊取得了大比分2比1的領先。關鍵的第4場,第二女雙的較量打到最後關頭時,李雪芮正在看台上聽著總教練李永波爲她做總結,可心早就飛到了賽場上,看到對方最後一個球回球下網,李雪芮“騰”地一下從座位上彈起來,轉念一想:“壞了!李總還在總結呢。”回頭一看,李永波笑嘻嘻地和她說:“行了,快下去慶祝吧。”李雪芮笑著說:“要是在平時,我哪敢這樣啊,哈哈!”跑下看台,見到教練和隊友,李雪芮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,和隊友們抱頭痛哭。淚水裏有奪冠的喜悅,也有對那麽多天超出極限的疲勞的發泄。李雪芮說,半決賽打完,她已經累到吃飯時手拿勺子都在抖的地步。
接下來的單項賽,李雪芮勢如破竹,最終和隊友劉鑫會師決賽。早在單項賽開始前,這兩個同一批進隊的好姐妹便約定,一定要好好打,好好表現。在決賽賽場隔網相對,李雪芮仿佛回到了2010年兩人第一次一起參加亞錦賽的時候,這麽多年,小夥伴一直和自己共同前進,自己沒有理由放棄。
決賽場上,兩個好姐妹都拿出了看家本領,不只爲爭冠,更爲尊重對手、尊重自己、尊重她們摯愛的賽場。最終,李雪芮收獲了自己第一個全運會冠軍。奪冠的瞬間,李雪芮扔下了手中的球拍,恣意呐喊。雖說她一直強調,全運會期間他沒有想世錦賽的事,但是此刻的振臂高呼,的確是對長時間以來內心不快的一種宣泄。
成長、成熟,伴著責任前行
外界對于李雪芮的定位在不斷改變,而這樣的改變李雪芮自己也很清楚:“剛拿全英賽的時候,外界會說中國隊有了一個新秀,大家會關注你贏球;拿了奧運冠軍後,大家開始關注你的輸球,輸了就是新聞;到現在,一輸球,就有人說李雪芮狀態下滑了,或者說她根本沒這個實力,奧運會奪冠是運氣好。很多的說法,我都要去接受。”
“我不是神!”面對種種評價,李雪芮給出了這樣的答案。作爲凡人,對外界的評價不可能做到充耳不聞。尤其是2013年年初狀態不佳和世錦賽失利後,李雪芮自己很難過,還要面對外界的種種批評,甚至是質疑,她說:“那些日子應該是我最難熬的時光。”
挫折與坎坷,是成長路上的必需品,經過了,你就可以升華,可喜的是,李雪芮挺過來了。
剛經曆了日本公開賽的傷退,在丹麥公開賽狀態回升時卻被蚊蟲叮咬,不得不放棄丹麥和法國兩站比賽,“倒黴”是那段時間所有人談到李雪芮時都會想到的詞。不過李雪芮卻很平靜,不同于之前的和自己較勁,此時的她已經能做到心如止水。之後的中國公開賽,李雪芮王者歸來;年末的超級系列賽總決賽,她再度封後,成爲總決賽曆史上第一個蟬聯冠軍的女單運動員。更爲可怕的是,在全部5場比賽中,她未失一局。在新奧運周期第一年的年末,那個似乎戰無不勝的李雪芮回來了。
領軍人物,這是李雪芮不想去提及、卻又無法回避的問題,不過此時的她,面對這個問題,卻說出了一段很有深意的話:“不是說我不願承擔這個責任,而是我認爲,領軍人物就是一面旗幟,是個標杆,要帶領中國女單去和國外對抗,是絕對不可以輸的。除了技戰術實力,還需要強大的內心,而這兩者,我都還不夠。當我具備這樣的能力時,我願意去承擔。”
如今,李雪芮擔任了國家隊女單組組長,除了訓練和比賽,她想得最多的兩個字是“責任”! [本文爲《羽毛球[微博]》雜志2014年1月刊封面報道]
李雪芮:我不是神高處不勝寒 願承擔女單領軍責任
-
- 帖子: 18
- 注册时间: 2013-12-18, 05:05
- 联系:
在线用户
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: 没有注册用户 和 15 访客